连续两周、每周一集,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上下集与观众完整见面了。有纪录片爱好者不无感慨: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开盲盒”式的片子居然拍出来了。
长江口二号古船,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而其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在世界范围亦属极大规模。此次纪录片创作之所以被称“开盲盒”——对一项全球首创方案、志在赓续文脉的事业,从被记录的考古人、科研人,到掌镜的纪录片人,各方是否抱定长期主义,去趟一条国内尚没有人完成过的赛道。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要算的从来不是“小账”“经济账”或者一时的热度,在SMG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看来,“它是切口独特的考古题材,是涉及到世界首创、中国原创、上海独创的科技题材,更是能体现开放、包容、创新城市品格的上海题材”——主创希望交出的是一份为传承文脉、国际传播而壮大主流舆论的纪录片答卷。
让沉船出海,也让考古人“浮出水面”
长江口,水流急、回淤速度快、能见度几乎为零。对一部旨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如何让观众真正地“看见”古船,是门学问。
该片制片人、总导演戴诚娴表示,视觉上的创新是技术课题,团队在尝试多种方案后决定从定格动画入手,呈现出了普通三位动画难以企及的质感,生动再现古代沙船和海上贸易的景象。
“更重要的也更能打动观众的,是真实的历史与人。”戴诚娴说。为了寻找并展现考古研究结论的“真”,纪录片人决定通过考古团队的视角去拍,而非仅仅通过历史素材去表现。于是,他们跟随研究员们去往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档案馆、博物馆、合作机构,钻进书籍、文献和学术资料的世界,调研题材也从起初的造船历史线、航运历史线、海上丝绸之路线和历史人物线,渐渐延展出河口海岸学、上海港发展史、陶瓷史研究等,整理出110多篇专项调研报告。
团队工作照
随着调研深入,那些与时间“对抗”、甘于寂寞的考古人的往事逐一浮出水面。复旦大学的吴松弟教授,曾花近四年时间,远赴美国寻找、整理,把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带回国内出版;上海打捞局已故潜水员储永林,他生前最后一次潜水,就是为长江口二号项目进行的探摸;福州市文物考古队的朱滨,干水下考古物探工作20多年,中国水域内的不少沉船都是他率先发现的……《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将他们的故事集纳,跳出高冷的考古题材局限,折射出人的把温度与光辉。
彰显海派特质,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纪录片上集,镜头跟随考古团队多方多地求证,找到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佐证;下集完整记录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在零能见度的环境下取得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
主创们这样定义《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的创作:“以历史探寻增加文化自信,以真实记录增强道路自信。”据悉,长江口二号项目为全球开展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树立了世界浑水水下考古技术的新标杆,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此举与上海重视文化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整体氛围密不可分,也与上海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航运中心的历史使命相呼应。
正因此,纪录片中不仅有水上作业“第一现场”的全程跟拍,还将故事线延伸到了古船迁移进入船坞后的保护与考古过程,将上海老船厂工业遗产的故事,和长江口二号古船安家的新故事结合起来。最终交付观众的,既是一个记录古代沉船的历史故事,也是讲述新时代考古研究者的致学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上海领开放融合学术之风的人文故事。
未来,一座古船博物馆将在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一号船坞建成,对所有市民开放。这是上海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有益尝试。据悉,主创与美国国家地理等国际媒体沟通,力争在现有的素材基础上打造一部国际版,做好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项目的国际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