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演艺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电视专题片在重大主题宣传方面的一次成功探索

时间:2024-05-22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广播电视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近日,电视专题片《从延安到红旗渠》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专题片以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前往延安、红旗渠为创作背景,以新时代的视角回望延安革命年代和红旗渠建设年代,展现了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

  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电视专题片《从延安到红旗渠》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主持。围绕《从延安到红旗渠》的立意站位、表现形式、内容创新等方面,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记协、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社、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学者进行重点发言。

  《从延安到红旗渠》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历时10个多月精心打造。节目组行过万里,采访500余人,拍摄素材超过7000分钟,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记录奋进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的生动实践,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该片于2023年10月26日在大象客户端首推、河南卫视首播,截至10月30日,节目总阅读量(含播放量)11.7亿。

  从人物刻画来看,电视新闻专题片《从延安到红旗渠》以新时代的视角以小人物为切口,为宏大叙事寻找细节,勾勒出“从延安到红旗渠”的壮丽史诗图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杨乘虎认为,《从延安到红旗渠》是一部立意深远、站位高远的作品,观众通过本片重温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奋斗创造的创业史和革命史。通过本片,既看到了历史精神的一脉相承,更看到了时代精神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的传承和奉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着重关注了该专题片的镜头语言。从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采访中,从当时的旧影像中,一句“重新安排河山”,传递出了愚公移山的气势,传递出了革命的精气神。镜头记录了毛泽东1958年11月在新乡接见杨贵的场景,这种镜头语言非常有力量。

  从精神传递来看,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陆地表示,专题片在有限的时空里,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出的两个奇迹。而奇迹则是在一种精神的引领下创造的,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创业,求新、创新、图变、图强的精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认为《从延安到红旗渠》把宏大叙事的思想引领和鲜活故事的引人入胜,巧妙的结合起来,嵌入了信仰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民造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等价值内涵,引导受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问题,不断从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当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从延安到红旗渠》通过创新论证方法来讲述人们熟悉的“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故事,带给一种观众似曾相识又焕然一新的观看体验。例如对于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采访部分,所呈现的相关史料及影像都是大众熟悉、可接触的,但《从延安到红旗渠》深化认知,采访当下的相关人物,记录他们娓娓道来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红旗渠精神”故事,让道理入情入理、让精神入脑入心。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认为,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就是植根于我们血液之中的红色基因。关照现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让世界了解中国故事、听到中国声音,以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故事传递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传递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增加新的叙事内容。

  从创新叙事来看,《从延安到红旗渠》通过人物故事的讲述实现了理论价值。同时,《从延安到红旗渠》的影像品质达到了电影水准,既有山川大河的壮美,也有人文的崇高之美。在史料挖掘中实现素材增值,在代际人物的探访中彰显了故事价值,既有一个个人物的个体视角,也有解说词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叙事结合的知性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从延安到红旗渠》实现了理论和艺术的“双向奔赴”。专题片用“对比式叙事”的创新方式,唱好了从南泥湾到林县的“双城记”,能看到很多“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细节。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总结该专题片具有思想教育、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和国际传播四方面价值。专题片是引领方向、传承历史、传播文化、展现形象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广播电视的一种形态。范卫平肯定了《从延安到红旗渠》创作的两个角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感;通过地域跨度,例如在中国地图上不足7厘米等描述刻画,产生了强烈的时空对比,以“7厘米”的概念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另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这部专题片真实地展现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火热故事,这些故事绽放在中国共产党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成为了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和精彩硕果。与会专家认为,该专题片有新闻的要素、专题的特性,也有纪录的真实、艺术的审美,是一部致敬革命者初心使命的精神史诗,是一曲礼赞建设者丰功伟绩的时代赞歌,是激励奋斗者再战伟业的催征战鼓;是党史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是重大主题宣传的成功探索。


原文链接:https://gdj.ah.gov.cn/xwzx/cmsj/148957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荐结果揭晓

下一篇:2023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评选成果发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演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演艺法治网 y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