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4月,海口灵桂公仔戏团的正副“班主”——今年67岁的吴多和同爱人蔡燕波,总算有了些闲暇的日子。夫妻俩常常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坐着喝茶,时不时闲聊两句。
每年农历十二月至来年的三月,是海南民俗活动比较集中的阶段,也是海口灵桂公仔戏团最为忙碌的时节。在海口三江、文昌一带的乡村,村里但凡有喜庆活动,就喜欢请公仔戏班子来“热闹”一番。因此,吴多和蔡燕波那阵子带着戏团,奔走在各村,一天接着一天给乡亲们表演。
一开场,三江公仔戏的演员们会先说上一段祝福的话,再向台下的乡亲们撒糖果、红包等,“小孩子们起哄去抢,大人们在边上再叫两声好,氛围烘托得差不多了,好戏就开锣了!”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吴多和家中,听他讲述了他与三江公仔戏的故事。
吴多和及其木偶道具。 本文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摄
必备技艺之臂力惊人
吴多和原本是学习琼剧的,因为个子不高,在伯父的建议下改学了三江木偶戏,一演就是40多年。“我这个身高,在剧团里只能演一些配角,未来发展之路也受限。”吴多和说,当时自己20来岁,学习能力也很强,三江木偶戏“唱念”腔调和琼剧相差不大,他接受伯父的建议,拜在当地一名木偶戏师傅名下,强化学习三江木偶戏表演手法。三年后,吴多和回到了三江,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
蔡燕波是吴多和的徒弟。两人相识于一同工作过的一个琼剧团,一个曾演武生、一个则是旦角。吴多和学成归来之后,有琼剧功底的蔡燕波跟着丈夫学习三江木偶戏表演,开启夫妻同台生涯。
吴多和个子不高,手臂却非常结实有力。这要归功于长期手握公仔表演。一场公仔戏,短的一小时,长则有两三小时,中间还没有停息。“刚开始的时候,表演二三十分钟手臂就很痛。”吴多和说,臂力练出来后,连续表演两个多小时,都感觉不到疼了。
在后台等候演出的木偶。
必备技艺之分饰多角
作为木偶戏的一种,三江公仔戏是海南公仔戏的分支之一,在琼北地区已流传500多年。相比于琼剧,三江公仔戏表演场地就简单多了,仅3米长的狭窄舞台是用木板或桌子搭成框架,前方用布幔矮矮地围一圈,后面则挂幕布。负责表演的演员站在幕布后方。演员后面则是木偶架,一字排开挂着当天演出所需的木偶。木偶架后方,则是负责伴奏的“海南八音”乐手们。
三江公仔戏伴奏人员并不多,一般5人至8人,负责演奏鼓、扬琴、二胡等乐器。幕布后方演员同样也不多,一般是3人至5人,大多情况下仅需3人就够了。尽管参演的演员不多,但是三江公仔戏跟琼剧一样,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一部戏木偶数量少则10多个,多则20多个,有时候甚至同时出场七八个木偶,演员须分饰多角,相当考验演员对角色的操纵能力。
为了方便操作和减轻操纵公仔的负担,公仔戏的公仔头部和双手都是木雕的,肩膀则是藤条竹篾编织而成。宽大艳丽的戏袍遮住了公仔的身体,公仔手部、头部、眼珠由连接巧妙的细线、藤条相连,负责表演的演员嘴里一边“唱念”,双手则通过各种技巧让公仔活动起来,将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动作展现给观众。“露脸的是公仔,但是我们同样要表情到位。”吴多和称,为了表演逼真,站在幕布后操纵木偶的演员,根据剧情需要同样要展现出喜怒哀乐、变化万端的表情,方能打动现场观众。
传统技艺之崭新世界
2008年,三江公仔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来,省、市政府也在大力推广,并努力将三江公仔戏打造成一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名片。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三江公仔戏,从而更好传承和保护海南非遗文化,吴多和与同行经常组织“三江公仔戏进校园”活动。同时,吴多和还从剧本、唱腔上面着手,努力让三江公仔戏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口味”,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
“你打开网上搜三江公仔戏,能找到不少视频呢!”吴多和说着点开一个视频,给记者展示网友发布的三江公仔戏表演片段,“有些是同行拍的,有些是戏迷拍的。”在新传播技术的加持下,三江公仔戏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扩展。
相关链接
琼剧的师兄——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手托木头戏”,自宋末元初,从开封传到海南,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为一体,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公仔戏又分为两支,一支是文昌公仔戏,主要活跃在文昌地区,另一支是三江公仔戏,主要活跃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2008年,这两支公仔戏都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原标题:
三江公仔戏:三米舞台纵情人偶大戏
上一篇:海南省崖州文化研究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