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要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体系。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广电系统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守好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抓好主题精品创作、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功。
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广电部门必须坚守的政治责任。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交织融合,广电业务更加广泛,人员队伍更加多元。要切实提高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扛起防范化解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政治责任。
强化主线宣传引导。持续深化“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统筹指导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点节目栏目选题策划,《民族团结进步看三湘》等专题专栏亮点频出。深入挖掘湖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村村响大喇叭》多次宣传报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典型事迹和发展成就,汇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深耕主题精品创作。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的精品创作与传播工作,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脱贫攻坚三部曲”《从十八洞出发》《大地颂歌》《江山如此多娇》,充分反映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纪录片《红石榴花开》《于青山绿水间》呈现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幸福之路。电视剧《日光之城》展现西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人文风貌。《春天花会开》以曲为桥厚植各民族家国情怀,传承民族艺术瑰宝。《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深耕主题精品创作,不断强化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重点抓好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和高山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和县级“村村响”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应急广播全省一张网。大力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均等化,推动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打通政策宣传和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面向未来,我们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努力把广电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