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三年,行程超过4万公里,在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集合120多位中国一线考古及历史学家组成的顾问“天团”,拍摄而成的8集系列纪录片《何以中国》,28日晚摘得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与《何以中国》一同入围白玉兰纪录片单元终评的,还有来自英国的《地球脉动(第三季)》《莎士比亚:天才的诞生》等一批国际精品力作。
《何以中国》主创团队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宋炯明(左四)、《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左五)在白玉兰奖颁奖现场。(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评委会这样赞誉:《何以中国》显现出了巨大的创作价值,扣人心弦的影视语言精确地捕捉了自然之美。考古学家对历史遗迹的深入研究,以及稀有文物的出土,为复原叙事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与事实基础。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在保存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很好地描绘了中国的起源。
第29届上海电视节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专门举办了《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活动,请来考古和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大家在致敬这支锲而不舍的主创团队同时,也进一步探讨和回答了《何以中国》何以成功。
以考古“写”史:回答“何以中国”
在评委会眼中,很显然《何以中国》开辟了一个罕见的领域,它既不是单纯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就能拍摄的自然遗产类纪录片,也不是那种根据已经“板上钉钉”的历史文献梳理整合而成的传统故事型纪录片,而是一部在考古学家们的带领下大胆探索古代中华文明演进历程的纪录片。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方世忠分析,《何以中国》通过真实记录考古发掘的第一现场,从秦汉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用“考古‘写’史”的方式,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与早期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方世忠介绍《何以中国》摄制特点。(受访机构供图)
《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解读,这部系列纪录片瞄准的是——中国大地上长达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八集之中,至少一半的篇幅,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期,无论是万年前农业定居社会的肇始,还是五六千年前彩陶和玉器传播中所见的远距离文化交流,或是四五千年前波澜壮阔的古国时代,乃至王朝时代的初始奠基,都需要以考古学的探索发现,以及考古学的眼光和方法去“打开”。
专家学者认为,考古工作本身就是填补空白,而纪录片工作者所担当的是要将那些填补空白的考古成果,化为大众可以认知的视听影像。放眼百余年来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史,大规模触碰史前考古领域的影像实践,其实也无先例。
《何以中国》中呈现的陶器。(受访机构供图)
“整体性是非常深刻的印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赵辉说:“类似的片子和作品我也看过一些,甚至我受邀参与了一部分,但是我觉得《何以中国》呈现出整体的叙事框架,这个很不容易,它把一段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非常概括、清楚地呈现出来,而且把每一阶段最重要的点也抓出来给了我们。”
为人民证史:揭示“何为中国”
几乎所有《何以中国》的观众都被纪录片第一集中“黑夫”和“惊”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同样是讲述湖北云梦睡虎地简牍中的一段传奇,《何以中国》与其他“还原现场”的纪录片略有不同,一方面直接将简牍内容中所对应的主人公“黑夫”和“惊”所处的战地场景和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于史有据的还原,另一方面没有采用专家出镜或主持人“穿越时空”的表达法,而是依靠抱朴守拙、文采熠熠的旁白铺陈,让这个蕴藏家国情怀的古代故事,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
《何以中国》呈现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简牍家书。(受访机构供图)
干超说,在厘清了文明根脉之后,如何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风”?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方法给了摄制组很大启发。一方面,考古发现呈现了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社会制度、城市规划建设、高级制造技艺等;另一方面,考古也为观众展示了一个不曾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辽阔而生动的基层社会。
“我们不仅写王侯将相,还写很多默默无闻、能够覆盖社会全阶层的人物,来展现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体现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助理、《何以中国》联合总撰稿人周繁文回忆,《何以中国》不仅仅是回答一个很宏观的命题,也想让普通观众有所呼应,在历史进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自己的贡献,以及个人的感受。在“黑夫”和“惊”故事的文案写作过程,尽量做到了每个细节都有据可循。
《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活动现场。(受访机构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何以中国》画面中出现的植被和动物,一般有几篇甚至几十篇论文和考古报告在背后支撑。而“黑夫”和“惊”的故事,作为秦汉段落的开篇,最能唤起观众对古代中国的“心灵感应”。周繁文认为,从简牍中读到的家人之间的嘘寒问暖,恰是更古不变的中国人对“家”的依恋,进而上升到家国情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宏观文化与微观命运相结合是《何以中国》讲故事的一大特色,通过“透物见人”的方法,揭示了中国人“家国意识”产生的缘起。
以创新“鉴”史:书写“何谓中国”
与会专家认为,考古学发掘和研究的成果本身是真实性的基础,还需要通过摄制团队对历史场景真实感的营造,才能使观众产生代入感,真正沉浸在考古与纪录片共同“复原”的中国古代社会中。
方世忠介绍,《何以中国》在拍摄手法和传播方式上都尝试创新,片中采用了“5G+AR”“超高清8K”等新技术,再现古代中国的重要场景,让文物“复活”,让文化“说话”,提升视听体验,不但赢得了考古学界和权威媒体的赞誉,更吸引了各年龄层观众成为《何以中国》的“粉丝”。
《何以中国》运用考古新成果和影像新技术呈现的良渚古城俯瞰场景。(受访机构供图)
据主创团队统计,《何以中国》中所出现的地图,80%均为学术研究进程中首次进行的影像呈现,由考古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以及地图编审反复核查、研讨,每幅地图的平均修改次数为32次,使之不但成为纪录片的一部分,同时也具备了学术价值。
同时,在考古学家、遗址保护和挖掘项目带头人、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等组成的“天团”指导下,以遗址和文物为参照,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摄制组开展了大量、复杂的“复原”实验,其中包括房屋和聚落搭建、古典仪式复原、青铜冶炼、甲骨钻凿等,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做到“每一幕都有出处”。
干超感慨,纪录片人和考古人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寻真”。通过找寻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会的“真”,感悟文明起源发展的“真”,观众就能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图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就会更深远一些,对中华文化就会有更多底气和自信。
纪录片《文运中国》启动仪式现场。(受访机构供图)
据了解,在荣获白玉兰奖之际,上海广播电视台已在筹划《何以中国》第二季及其他同类型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制,如《文运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