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广西数字社会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本方案。
一、比赛名称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西分赛
二、比赛主题
乘数而上,数创未来
三、比赛宗旨
比赛以“乘数而上,数创未来”为宗旨,聚焦数据要素特点,通过数据要素协同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真正解决行业中面临的痛点、难点,提炼出优秀创意算法模型和已落地、可推广的数据产品,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组织机构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国家数据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二)组织委员会
在国家数据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组织委员会,由自治区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作为成员,负责比赛的组织实施,确保比赛公开、公平、公正。
(三)专家委员会
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相关专家共同组成,为比赛选赛题、定规则、评成果。
五、赛题设置
围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的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12个行业领域,设置社会赛道、高校赛道(广西教育行业C类赛事)2个赛道。其中每个赛道设“数据建模与算法设计”和“数据产品应用创新”2个参赛方向,赛题从国家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赛题指南中选定(以下简称《赛题指南》)。
(一)数据建模与算法设计
参赛作品可为未开展或研发中的算法模型。通过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公开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包括政务数据目录和电力、水利等公共服务数据目录)和自有数据,围绕《赛题指南》进行数据建模与算法分析。
(二)数据产品应用创新
1.“数据要素×”产品:围绕《赛题指南》涉及的12个行业领域征集数据产品,参赛作品应为已经实际开展的应用,并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包括但不限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
2.公共组件产品:基于参赛单位建设的信息系统,提供系统开发过程中可重复利用的标准化软件工具,参赛作品应确保已取得成效,包括知识组件、工具组件以及应用组件。
六、比赛安排
广西分赛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征集、初赛评审、决赛颁奖、成果推介。各赛事环节初步安排如下,最终时间、地点以大赛官网公布为准。
1.项目征集(6月下旬—8月中旬)。
2.初赛评审(8月中旬—8月下旬)。
3.决赛评审(9月上旬—9月下旬)。
4.成果推介(10月上旬—)。
七、奖项设置
社会赛道和高校赛道分别设置奖项,社会赛道设数据建模与算法设计奖、“数据要素×”产品奖和公共组建奖;高校赛道设数据建模与算法设计奖和“数据要素×”产品奖,奖金从比赛经费中列支。
八、成果运用
(一)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数据要素x”总决赛。
(二)持续进行应用场景对接,由组织委员会开展“数据要素x”场景创新应用对接活动,建立项目成果库,做好项目的投资对接、成果转化。
(三)做好比赛优秀项目的宣传推广,比赛获奖作品编制成果汇编,并公开对外发布。
(四)利用好广西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比赛优秀项目落地广西相关产业园区,打造数据要素应用示范区。
九、比赛要求
比赛秉持开门办赛的原则,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均可参赛,鼓励产学研用等主体联合参赛。参赛单位、参赛项目、提交材料应符合比赛基本要求。
(一)参赛单位要求
1.社会赛道:参赛团队可以是以个人或者单位参加,单位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允许上述组织间合作组队报名,合作组队需指定一个组织为牵头参赛单位。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单位不得参赛。
同一参赛单位可以有多个团队和项目参赛,但每个参赛团队只能提交1个参赛项目,每个参赛团队的参赛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代表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
2.高校赛道:参赛选手需是高校在读学生,需提供相关证明(学生证),同一高校可以有多个团队和项目参赛,但每个参赛团队只能提交1个参赛项目,每个参赛团队的参赛代表人数不超过6人(含指导老师),每个参赛代表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
3.参赛单位应保证参赛作品具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或第三方合法授权,且仅能选择广西分赛区报名,不得在其他分赛区重复参赛,需提交参赛承诺书。
(二)参赛作品要求
1.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作品为广西分赛决赛获奖作品,且报名方向为“‘数据要素×’产品”或在总决赛前可完成研发应用的“数据建模与算法设计”。
2.参赛作品选题可为《赛题指南》单一领域相关赛题或跨领域多个赛题,支持参赛作品在不改变项目名称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总决赛前持续推动参赛作品迭代升级。
3.组织委员会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合规监管,采用隐私计算、数据沙箱、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鼓励参赛作品使用国产化自主研发技术(平台)。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杨通来,18276199280
谢璐璐,1817471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