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登记植物标本入库。记者 雷风雨摄
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昨天,本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标本捐赠仪式在天津自然博物馆举行。仪式上,市规划资源局与天津自然博物馆现场签订捐赠协议,市规划资源局共捐赠植物标本2506件。
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2022年启动了本市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历时两年,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累计完成364条样线(总长度约1100公里)、722个调查样方、590个公园(包括大学、园区等)和居住区调查点位、299条道路、364个村庄的外业普查工作,共记录林草植物2136种,物种数较《天津植物志》(2004年出版)中记载的1516种,增加了620种,摸清了本市林草种质资源家底,为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使本市珍稀濒危、重要乡土乔灌木树种及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种质资源得到安全保存,在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过程中,市规划资源局采集制作植物标本2506件。“为妥善保存此批植物标本,经前期调研,天津自然博物馆具备保存植物标本的一流水平,在双方合作下,这些植物标本将正式纳入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在良好保存的基础上以自然科普的方式向公众讲好天津林草故事。”市规划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林业局局长)刘捷说。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是1914年创立的北疆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面积达5000平方米,分为5个区域27个库房,“库区温度常年控制在18℃至22℃,湿度控制在40%至50%,每年定期开展环境消杀防虫处理,并配备有国家文物局配套的三期预防性保护库房环境智慧监测系统,完全符合植物标本保存要求。”天津自然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研究馆员张彩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