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作为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本源与智新——(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双年展”在津开幕。全国多所美术学院与艺术高校的领军人物以及当代艺术界的先锋艺术家齐聚津门,共同挖掘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径与无限潜能。
展现当代艺术新面貌
此展分为“现实的图像转译”“差异化的抉择”“观念与形态”三个主题、四个展区,共展出全国一百多位艺术家的160余件(组)作品,其中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40余件(组),在天美艺术街区·天美艺术空间展出8件(组),在天津美术馆展出60余件(组),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展出50余件(组)。参展作品类型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科技艺术、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等,通过追溯中华文明的本源,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内核,展现新时代中国艺术新面貌。
配合展览,主办方还推出了“在地&汇流——多维语境下的双年展知识生产”系列学术论坛。艺术家们围绕城市文化建设、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美术学院教育发展、科技和艺术的融合、社区艺术、社会美育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旨在构建大众参与的多元文化场景,同时以东西部联动与跨区域合作,促进文化传播交流与艺术创新发展。
探索“本源” “智新”发展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学术主持、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奇开表示,此次展览以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为基础,聚焦当今中国艺术界关注的问题。他说:“‘本源’是事物发生的根源,‘智新’是智慧与创新概念的重组,即立足传统,创新发展。此次展览连接与挖掘了东西部深厚的文化底蕴,印证了中国艺术在全球化进程中开放、包容与向前推进的决心。”
当代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任何一种艺术类型、形式、材料、语言都可以参与其中。张奇开表示,当代艺术并不高冷,反而很亲民,大众可以通过参观展览,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入手,进而多了解一些美术史知识。
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创始人、总策展人田野介绍,“双年展首次来到天津,首次由美术学院主办,将西部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东部及沿海城市的艺术生态相融合,希望能充分呈现多样性、开放性、广泛性、包容性的视觉愿景。此次展览,是对中国近年来发生的艺术现象较为全面的一次检视,也是国际艺术潮流与在地艺术生产的比较研究,还是一次艺术的本源追问与视觉智慧创新精神的探询。”
记者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遇到了11位少年儿童,带他们来参观的美学教师吴盼说:“这是天津首次迎来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双年展,我带着学生来现场观摩学习,接受艺术熏陶,效果比单纯课堂上课要好。”
未来打造天津的双年展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介绍,与传统美术展览不同,双年展的作品形式更多元、视角更独特,极具现代性、探索性、前瞻性、创造性,能为所在城市输出一种创新能力,具有构筑城市文化精神、建构城市文化记忆、振兴传播城市文化的力量。他表示,此次展览有四个展区,艺术街区和机场的加入,能让艺术与大众生活融合得更加紧密。
邱志杰认为,此次展览为未来天津打造属于自己的双年展品牌进行了各方面的历练,“天津美术学院有责任为天津打造一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双年展,它不仅是一个艺术交流和学术探讨的平台,反映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探索与最新面貌,还要是一个与城市文化互动、与大众交流的开放平台,成为城市的文化节日。”
上一篇:我市首家非遗特色主题酒店揭牌
下一篇:在百年建筑里“时空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