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2024)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幕,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应邀作主旨报告,向国内外嘉宾解读有关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重大考古发现的多个“首次”。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作主旨报告。
2023年至2024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三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经考古调查发现,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
宋建忠介绍,三个阶段考古调查总计海上工作时间70天,下潜次数63次,载人潜器水中工作时间达542小时,出动无人潜水器3次,参航单位多达19家,提取文物928件(套)。宋建忠现场分析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一是这两处沉船再现明代中期古代海上丝路的贸易景象,尤其是一号珐华器和二号沉船的乌木都是首次发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
二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深海科技相结合的重大发现。据悉,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三是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更重要的是,这次工作为我们打开了我国水下考古的‘深蓝之门’,为摸清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构建相关保护利用体系展现了十分美好的前景。”宋建忠说。
宋建忠表示,水下考古是国际共同关心的领域,深海考古也是世界海洋考古领域的一个难题。我国的深海考古已处于国际前沿地位,未来中国深海考古一定还会在海南取得更多的成果,欢迎和邀请国际上的同行参与合作。
记者:邱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