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由法国科学家创建的北疆博物院历久弥新。20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多位法国专家学者因“北疆”会聚津门,回望历史,展望今后的文明交流互鉴。
1914年,法国科学家桑志华带着“科学考察”“建立博物馆”的坚定目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在黄河以北区域科学考察25年,在四通八达、融汇中西的天津,创建北疆博物院,并将历经千难万险行程5万公里收集的20余万件自然标本及约1.4万册文献留在这里。如今,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的北疆博物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
法国南特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菲利普·吉耶认为,桑志华及其团队在中国25年科考是了不起的成就。桑志华选择将他的成就和收藏留在中国,为中国的科考及教育事业作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如今,桑志华等来华科考者的工作后继有人,在中国仍有许多学者苦心钻研,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此次研讨会上,天津自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南特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罗别镇历史考古学会分别签署了馆际合作协议。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委员会委员孙建生表示,桑志华在中国的科考广泛且全面,对黄河以北区域的考察引发了世界各地专家的关注。此次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天津自然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展览、科普、文保等方面交流经验,计划明年在法国举行会议,邀请中国专家赴法交流。
当年,桑志华曾联合德日进等多位法国专家学者在华科学考察。此次研讨会,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德日进侄孙女玛丽·巴永·德拉·图尔也来到现场。2003年,她曾参观过北疆博物院,看到德日进、桑志华两位先辈留下的字迹,那一刻的情景她至今记忆犹新。她表示,德日进与桑志华辛勤工作的成果证明了他们的价值,这也是他们传达给当代人的信息——要为人类进步与合作不断作出贡献。
北疆博物院的故事感动着桑志华的法国“老乡”。前不久,法国姑娘乐盖曦和《上海日报》合作,拍摄了以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为主角的纪录片。她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她觉得北疆博物院是一座非常有味道的博物馆。桑志华为创建北疆博物院作出了很大贡献,令她最感动的是桑志华觉得在中国找到的东西应该留在中国。今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乐盖曦参与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也有法语版本,她希望能让更多法国人了解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在津拍摄期间,天津独特的城市气质和韵味给乐盖曦留下深刻印象。在海河岸边,天津人教她唱歌,享受生活的松弛感;在西北角,各式各样的天津早点让她大快朵颐。结束采访时,这位法国“姐姐”还向记者“秀”出了“煎饼馃子”的天津话发音。
上一篇:讴歌三大战役 感悟国防使命
下一篇:“和平杯”天津市合唱艺术节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