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个地区整体封控,对记者来说,就失去了亲身采访的机会。
民众信息诉求增加,记者却难以亲身接触信源,如何做好采访报道?这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疫情封控,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说。
■ 线索来源1:政府文件、政务新媒体
记者可关注政府网站以及各县(市)区、各委办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政府文件、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具有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同时,这些内容往往与当下热点问题有关。
一方面要抓住时事热点;另一方面要注重问题的细化,不能只看题目,或许内容中的一句话才是我们需要的新闻点,针对文件中的一个点,记者应充分运用解读能力展开补充分析。
■ 线索来源2:其他媒体的报道及社交媒体
记者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工作之余浏览各大新闻网站以及备受关注的热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或搜索有新闻价值的短视频,从中获取可供筛选的大量新闻线索。
我们可以从已经报道的新闻中获取线索,因为同一个事件中,不同记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新闻报道的内容也不一样。不是对原有新闻简单地改写和抄袭,而是以新的角度撰写,创新思维。
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收集快、资源丰富、开放等特点,通过社交媒体往往可以发现最新鲜的、人们最关注的新闻事件。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看来,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很难判断真伪,所以要收集来自多个独立新闻源的报道。如果所有独立新闻源的信息的指向是一致的、相同的,则可以报道,否则都需要慎重考虑。
■ 线索来源3:生活及人脉
新闻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在“记者”这个特殊身份之前,媒体人也是在疫情中生活的普通人。
记者可以从封控的生活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点,从而展开分析和讨论,制作成新闻。
中新社吉林分社记者苍雁、石洪宇就表示:“为了拍到些新闻图片,我们想尽了办法,利用了下楼做核酸、志愿者上门检测、送物资等所有能利用的机会。”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人脉,每个一线记者都有自己的人脉资源。疫情报道之中,医疗单位、社区、消防、教育部门等,都是新闻线索提供“大户”。勤问,勤沟通,可以获得宝贵的一手图片和视频。
▍如何进行实地采访?
苍雁、石洪宇透露,即便是获得外出采访许可,疫情防控也是比采访更重要的事项。“每次外出,我们基本都是防护服、防护面罩齐全,消毒液随身携带,一天怕是要洗手十几遍。”
如何顶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穿梭”于新闻现场,既能获取新闻,又能病毒不沾?
第一,防护装备要齐全、自我消杀要到位,这是基本的防护措施。
第二,在前往有感染风险的区域时,要速战速决、“不恋战”,迅速撤离现场。
第三,先拍摄、后采访。把采访地点“后移”,移至安全区域。这样,记者在“风险区”停留的时间就会缩短。
▍如何有效开展云采访?
相比寻找新闻线索,封控期间落实采访难度更大。
■ 加强策划:确保高效沟通
“云采访”受到心理、通话时长等因素影响较多,要求沟通更加精准。要做到更好地引导并倾听,需要记者在电话、视频采访前就“心中有数”。
首先,要做足策划,采访提纲越详实越好,准备工作充分,可以避免卡壳、尴尬,而且可以让采访更为融洽;采访主题的设置要明确,这样有利于话题聚焦,有利于清楚地和采访对象沟通,其介绍也可以更有针对性。
其次,联系时要注重礼仪,包括提前沟通采访时间,介绍自己并说明采访意图,稿件发布方式等。
最后,采访的问题要体现逻辑和条理,覆盖各个角度,做到“云中”采访,心中敞亮。
■ 谨慎核对:确保真实准确
相比于面对面采访,“云采访”对信源和信息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访前要加强对采访对象身份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的核对;由于“云采访”干扰因素多,容易产生误说或误听等问题,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对采访信息的聆听和核实;采访后一定要将成稿文字内容与采访对象进行核对,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让采访对象核对,确保真实准确地反映采访对象想表达的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晓萌指出,在难以到达一线的情况下,多点采访的原则、保护信源的原则、真实性的原则更需要重视,记者要尽量获取第一手信息,采访到权威信息和来自3个以上独立信源的信息。
■ 挖掘细节:确保生动鲜活
“云采访”虽然方便,但相比面对面采访,记者对受访者表情、神态等观察减弱,而且也容易产生采访不深不透、缺少细节等问题。
要采写有出有可读性、感染力的内容,故事和细节必不可少。记者要多挖掘细节和故事,让采访尽量翔实、生动、有趣。
不怕唠跑偏,就怕唠不透。记者在做报道策划时,应设计细节性提问,在采访中认真倾听和梳理,补充提问,了解细节。
当然,这些未必会全用在稿件上,但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如同一则故事,你要想讲得完整,就需要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
■ 善用工具:确保有据可查
“云采访”采用了现代化技术手段,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图片、语音信息和文字信息等方式,有利于对信息的记录和反复核实,对保障采访内容的真实准确有帮助。
记者需要做好相关信息的留存和记录,如音频采访进行录音,视频采访进行录屏,转录成文字信息,做好文件命名,并整理到文档中专门留存。
要注意留存一定时间再删除,或者通过云盘存储长期保存,以备后续事实的核对、复查、学习以及防范法律风险等用途。
▍敏感议题,记者该如何报道?
敏感问题之所以敏感, 是因为它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 思路1:侧面采访
当正面采访很难达到采访目标的时候,可以采用侧面的提问采访方法完成相关问题的调查,从相关问题的侧面入手,迂回前进,转变问题思路,完成合理的采访结果目标。
■ 思路2:用敏锐化解敏感——报道语言明确
在疫情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疫情的认识及事件本身的变化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有时会出现“反转新闻”等破坏公信力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最容易被冠上“炒作”的帽子,或被斥为“无良”。
在周晓萌看来,新闻的不准确来自于语言的模糊性,因此记者的报道采访中应该极力避免含糊的语言表达。
■ 思路3:建设性视角、人文关怀
抵达现场不只是为了报道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群众的呼声、政府的决策、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报道发力的方向。
记者要以积极的姿态介入,着眼于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让报道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要充分体现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要让报道给采访对象带来不便甚至伤害。
■ 思路4:全局观点——新闻报道的“总体真实”
在报道的过程当中,记者应该从总体出发,报道社会的整体情况,不能流于一事一议的报道之中。
不能千篇一律地报道“高点”,如XX防疫工作者的无私奉献,XX社区在封控之后秩序井然、物资丰富等等。
也不可以一味地关注“低点”,比如某地防疫工作组织不力,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影响,个别人或者个别地方生活困难等等。
不仅单篇报道要保持真实、客观,既不放大疫情,不放大敏感话题涉及的当事人所遇到的不便、遭受的苦难,而且每篇报道拼凑出的社会图景也需要是真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认为:“如此给公众提供一个更客观的视角,也容易获得读者对于媒体报道的信任。”
▍面对于突如其来的封控,媒体机构如何应对?
■ 思路1:开启“前后方”合作模式
疫情让人们出行受限,在部分记者需要居家办公时,可采取“前后方”合作模式,让外出采访的记者和被封控在家的记者以“一对一”搭档的形式展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外出采访的记者前往封控卡点、核酸检测等所有能去的现场,拍摄图片及视频,进行采访,并第一时间将资料传至后方;被封控在家的记者则在后方梳理整合素材,形成稿件。
■ 思路2:媒体转型好机会
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闻生产方式转型的机会,不破不立。
疫情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而言,既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转机”。在周晓萌看来,也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正是可以重塑采编组织架构的绝好机会,可以顺势将主要采编力量转化到新媒体上来,实现整体转型。
参考文献:
[1]吴力.行业报如何做好“云采访”——以“云上”广交会采访为例[J].报林,2021,(01):70-71.
[2]姜艺玮.浅析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路径[J].记者摇篮,2021,(10):60-61.
[3]单朝晖.市级媒体社会热点报道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5,(11):23-24.
[4]李春元.疫情下驻外记者远程视频采访研究与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237-238.
[5]蒋静.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创新[J].记者观察,2020,(2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