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演艺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演艺服装 > 正文

宁夏、云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时间:2024-07-26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决定》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要求,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7月15-17日,广电总局召开“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对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再次作出部署,要求全国各省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试点任务,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取得高质量发展。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现摘编部分地区在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供全国各省广电机构学习参考。

   宁夏:坚持标准引领  突出地域特色  高质量实施广播电视县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2023 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中宁县为全国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县。宁夏坚持以试点工作为牵引,统筹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先行的魄力抓试点,以先试的勇气开新局,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治理、增进民族团结,符合宁夏实际、切合群众需求的广电基本公共服务新路子。

  一、打牢“三个基础”,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

   一是打牢顶层设计基础,加快补齐广电公共服务短板。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台基础设施改造等纳入公共文化设施强基工程,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全区城乡居民通过无线方式可免费收听收看不少于20套广播和电视节目,农村居民通过直播卫星户户通可免费收听收看50套广播节目和109套电视节目,均高于国家和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5个市级、8个县级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化播出。省级广播电视台和 5个市级广播电视台主频道新闻节目全部加配手语字幕。

   二是打牢政策保障基础,健全完善广电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动我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宁夏广电惠民工程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宁夏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权益。

   三是打牢谋划部署基础,组织开展广电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对标国家要求,借鉴外省经验,结合宁夏实际,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首要要求,编制印发《宁夏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标准规范制定、服务网点布局、县域特色节目制播、应急广播系统建设、高清电视发展、运维体系完善、服务提质增效等6项重点任务,建立服务保障、服务内容、服务评价“三项标准”“三个清单”,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四项重点”,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

   一是织密信号覆盖网。统筹无线、有线、直播卫星三种覆盖方式,实现全区城乡广播电视信号无差别传输、全地域覆盖。2023年,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9% ,分别高于全国0.22 、0.20 个百分点;有线电视、IPTV 、OTT、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384.4万户。制定《宁夏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标准化管理细则》,争取财政资金560万元,选取10个无线发射台站开展标准化建设试点,着力解决发射台站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设施老化、运维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和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线。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 200多万元保障地面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单频网、多频网运行维护,今年又安排238万元用于信源设备更新改造;每年安排940万元用于省级自办广播电视节目通过直播卫星在全区全覆盖;配套资金2146万元,实施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21.46万户群众受益。县级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在自治区100万元补助资金引导下,灵武市落实配套资金78万元开展试点;中宁县安排360万元,按照每户每年 120元的补助标准,保障全县12个乡镇3万农村用户低缴费享受有线电视收视服务。

   三是布局三级服务点。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贯通的公共服务网络,灵武市实现城区有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有公共服务站、行政村有村级代办点并配备广电管  家,直接面向群众提供维修服务,代办受理有线电视和 IPTV 服务业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宁县采取代维服务模式,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代维公司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在相对偏远的乡设立便民服务站就近就便 解决群众维修维护需求。2个试点县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接报即办,基本实现2小时内解决最远地区群众维修维护需求。

   四是建好应急广播面。积极推动将“加快建设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列入自治区党委2024年工作要点、自治区政府支持保障重点项目,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全区13 个县已建成8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2个县年内建成,其余3个县2025年建成。灵武市积极衔接应急、地震、气象、水利等部门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全域8个乡镇(街道)、85个行政村(社区)平台三级通、 网络无死角、终端全覆盖,在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乡村治理、预防极端性灾害天气、打通应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三、突出“三个层面”,提升公共服务适用性

   一是打造特色节目。聚焦政策宣传、政务公开、教育、医疗等,各地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 气”的本土节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灵武市打造了阳光政务、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魅力灵武、科普灵武、法治灵武等特色服务板块,推出《健康灵武》《灵州视点》《平安灵武》《灵武教育体育》等群众喜爱的本地节目;中宁县依托中国广电宁夏公司“六盘云”智慧家庭云平台打造“智慧中宁”分平台,设置阳光政务、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魅力中宁、科普中宁、杞乡教育等特色板块,为城乡群众提供实用便民的政务服务和文化信息服务。

   二是服务特殊群体。积极推动将特殊群体免费或低收费收看有线电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2018 年以来,全区累计为9.25万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收费减免优惠。2024年,灵武市投入资金30万元,为1875户城乡低保户、残疾人、重点监测对象等提供低收费有线电视服务;中宁县将农村低保户、残疾人、重点监测对象等全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提供有线电视服务。

   三是助力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广电网络、资源、技术、人才、宣传等综合优势,开展“塞上好物”智慧广电消费帮扶行动,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三农”品牌 IP。灵武市扶持宁夏宁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直播 带货方式发展壮大,2023 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支持宁夏滨水金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搭建乡村音乐舞台、畅通广播电视信号、布点应急广播终端,帮助乡镇企业谋划发展思路、开拓销售市场、提升营销能力、护航安全发展,助力全域旅游文化发展,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是广播电视的初心使命。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始终擦亮广电鲜明政治本色,忠实履行使命任务,发挥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荣职责,不断巩固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始终坚持群众满意这一核心目标。人民群众是广电工作的最终评判者,必须坚守服务宗旨,推进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更多老百姓想看、爱看的优质电视节目,增强均等性、可及性,以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始终坚持标准化建设这一重要方法。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全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有效手段,必须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明确权责关系、创新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城乡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始终坚持长效机制这一关键一招。保障人民群众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事业,必须坚持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健全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网络,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推动共建共享。

   未来,宁夏将巩固拓展试点成果,持续健全标准规范、完善运维体系、强化节目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总结形成符合地方实际、顺应群众期待,可持续保长效的经验在全区推广,让全区各族群众都能公平可及的获得大致均等的高质量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

   云南:抢抓机遇  守正创新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十四五”以来,云南立足边疆多民族文化共融省情特色,坚持以标准化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第一、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广电惠民新途径,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服务网络更加便捷。充分发挥标准化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基本建成“县级有机构管理,乡镇有网点支撑,村组有人员代办”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立市场维修网点 1165 个,在全省1383个乡镇、14113 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广电服务窗口,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研发上线“云南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运维管理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建立全省统一的二维码报修渠道,实现工单可管理、进度可查询、 用户可评价、数据可分析的全过程数字化、移动化管理,让“电视看不了,手机扫一扫”为广大群众熟知。在运行模式上,省广电网络公司负责平台运维,便民服务中心帮助群众报修,市场维修网点承担维修服务,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实施监督。在服务时限上,承诺1小时内核实故障,24 小时内恢复收视,72小时内完成回访。在报修类别上,可报修直播卫星户户通、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IPTV、应急广播等多种终端设备。目前,报修 2.5 万余单,每单平均办结时间为 21.11 小时,用户好评满意度平均为 95%,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利用中央、省级资金8.66亿元,完成省、州(市)、县级 146 个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终端总数超过13.6万余个,实现 20 户以上自然村终端全覆盖,相关工作受到广电总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与应急管理、气象、地震等省级部门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管理、地震、气象预警等信息系统对接。圆满完成国家“应急使命 •2023 ”地震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应急广播演练。实施重点惠民工程和“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美丽台站建设,广播电视业务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体推进省、州(市)、县级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实现 16 个州市和 129 个县城所在地和边境州(市)的乡镇台站全覆盖。

   三是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深化“头条工程”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明确公益节目类别、主题、频次、时长等要求,积极扶持优秀公益类作品。引导增加“三农节目”、民语节目,不断满足各族群 众对本地节目的需求,红河州推出《民语早新闻》等节目,开设哈尼语、彝语广播专题《农业科技》。建设全省应急广播内容管理分平台,供各级各相关单位上传下载节目,目前共设置27个专题,入库作品29524件。依托县级应急广播平台与融媒体中心平台一体建设的优势,由县级融媒体中心设置应急广播专栏,按照电台节目制作方式进行采、编、播,做实日常宣传,全省应急广播累计播发各类信息超过 120 万条。

   四是智慧应用更加深入。积极探索“智慧广电 + 公共服务”,拓展广播电视在多个行业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和智慧化应用。建成云南省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平台,并与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公共服务运维管理平台共享一个大屏,实现对全省 16 个州(市)及 49 个省属中波(实验)台所在地的广播电视信号监测,对县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播出频率频道节目,以及所属新媒体网站、“两微一端”、短视频账号刊播视听节目内容的监测监管。深化拓展智慧广电应用场景,楚雄州上线运行“楚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微信小程序,玉溪市开发“玉广 + ”(玉管家)APP,为群众提供“一键可及” 的公共服务。红河州、玉溪市积极推进高山台站智慧运维,实现远程操控、故障定位等功能。

   五是法规机制更加健全。首次将提供广播电视便民 维修服务写入《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云南 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已纳入2024年度省政府 立法计划。修订《云南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行“省统、州市管、县用”模式。试点州(市)结合实际完善管理机制,楚雄州建立组织保障、群众反馈、运营联动、绩效评价“四项机制”。

   六是特群保障更加有力。组织开展广电惠民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企业活动,积极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有线电视收视服务。临沧、红河、楚雄、玉溪等州市积极推动在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设置直播卫星 + 地面数字电视集中收视场景。玉溪市主动探索将有线电视收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选取峨山县开展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县1.2万户特殊群体,免费提供不少于60套有线电视节目和17套广播节目,红河州、楚雄州也各选择一个县作为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让利+个人承担的方式来保障,相关方案正在拟制完善中。目前,云南局已  草拟了《关于向特殊群体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的实施意见》,正在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争取支持联合印发施行。

   未来,云南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积极指导各州(市)完成试点任务,形成在省内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建设经验,持续以标准化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原文链接:https://gbdsj.nmg.gov.cn/ywdt/gdj_hydt/202407/t20240725_25469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奏响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下一篇:中国广电集团:发挥公共服务职责,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演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演艺法治网 y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